首页

太原女王闹爷

时间:2025-05-29 23:20:22 作者:端午假期“小三通”航线客流量预计超1.8万人次 浏览量:18977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9月10日发布消息说,该所方小敏院士带领的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过程中,近日钻探深度达750米,创造了中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中发现的古土壤和动植物化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方小敏院士表示,基于超千米钻探计划,研究团队未来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和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他介绍说,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有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中国青藏高原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超千米环境科学钻探现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此前,学界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环境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称,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该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前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年到2000万年前快速变形隆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尼玛盆地印度季风演化与高原北移隆升”,以及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专项课题等支持下,方小敏院士团队在伦坡拉盆地实施青藏高原全球首个超千米环境科学钻探计划。(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心相近丨走进“春天国度”,感受中非共同发展的加速度

“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动因包括,现行高考单一的育人框架引致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衡,推动高考制度更好地履行公平科学选材的重要使命,妥善回应和满足中职毕业生的公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助力职业教育的评价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姜蓓佳对记者解释。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10月30日8时至31日8时,内蒙古东北部和中部、新疆北疆北部和沿天山一带、青海东部和西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海南岛、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东南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200毫米)。西藏西部、青海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人工智能将瞄准“创造”

社会热点中网暴风险频发,不同立场、观点对立,常常引发大量网友对当事人的社交账户进行搜索打卡,进而也引申出一个基本的命题:媒介服务的提供者,是否也能够做好媒介秩序的管理者?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

程学源在讲话中指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长期以来立足住在国、面向全世界,坚定信心,自强不息,积极发展事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系桑梓、心系祖(籍)国的赤子情怀。希望大家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学在辽宁、感知中国,与新时代的中国同行,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